湯里是否有營養?
1、氨基酸
經過好幾個小時的高溫燉煮,肉類和骨頭中含有的某些蛋白質可發生水解,釋放出氨基酸,氨基酸跟原料本身的部分游離氨基酸溶入湯中。部分氨基酸可產生鮮味,如谷氨酸,這正是味精的主要成分;骨頭和某些煲湯的食材中也含有鮮味物質,就拿蘑菇來說,蘑菇中含有鳥苷酸以及肌苷酸,長時間燉煮過程中以上物質可溶入湯中,轉化成鳥苷酸鈉和肌苷酸鈉。
2、蛋白質
肉類原材料中蛋白質種類較多,長時間熬煮過程中僅僅一小部分溶入湯中。肉燉熟前后稱重,去除含水量的影響后,減輕的重量極少,說明大多數營養成分保留在肉中,其中也包含蛋白質。
3、鐵和鋅等礦物質
肉類中含有豐富的鐵和鋅等礦物質,溶入湯中的非常少。肉類中營養成分固定,煲湯過程中并不會產生新型的營養物質。本身肉類中含有的維生素不多,經過好幾個小時燉煮破壞部分耐熱性較差的維生素。
4、脂肪和水溶性維生素
長時間高溫燉煮過程中,肉中的水溶性維生素和脂肪可溶入湯中,脂溶性的纖維物質同樣也溶解在脂肪中,然后跟隨著進入湯中。
5、香味物質
幾個小時的熬煮,部分游離的氨基酸會跟糖中的糖發生相互反應,從而生成香味物質。食材中不同的香味物質混合在一起,使得湯產生濃郁的鮮味。熬煮的時間越長,溶入湯中的成分就越多,湯就會變得越美味。然而這些香味物質的量跟營養幾乎沒有聯系。不少人認為湯越白,營養價值就越高,這是錯誤認知。湯越白,說明湯中脂肪含量就越多,經常喝會造成身體肥胖。
溫馨提示
不少人認為骨頭中含有大量鈣,經過長時間燉煮鈣可溶解到湯中,因此多喝湯能補鈣。然而,骨頭中的鈣常常以磷酸鈣的方式存在,不溶于水,不管熬湯多長時間鈣含量都遠遠不如食材本身。由此可見,湯中的營養成分很少,所以習慣喝湯的人應連著肉一起吃。值得提醒的是,高尿酸血癥、肥胖者和痛風患者應少喝湯。
來源:家庭醫生在線
聲明:轉載本網站原創內容請注明出處,本網不承擔任何由內容提供者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爭議和法律責任。
Copyright © 2015-2019 西安商網. All Rights Reserved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:陜ICP備15013818號-1 公安機關備案號61011302000223
郵編:710061, 電話:029~68999207, 地址:中國·西安市長安南路493號航天大廈5層
運營:西安商網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:愷翼網絡 網站法律顧問:陜西智暉律師事務所 王靜律師 181 4930 2330